中标公告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投标信息 > 中标公告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和路径探索

时间:2024-10-24 来源:中标公告

  作者:乔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博士后),韩永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内容。通过深化改革,可以推动各地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模式、新路径,发展绿色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然而,这些价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正真获得充分的认识和实现。习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强调了ECO服务的价值,还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并为我们合理规划利用自然提供思路。

  根据2022年国家发改委等发布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的定义,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且被使用的货物与服务贡献,包括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类。物质供给类产品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并被使用的物质产品,如粮食、油料、蔬菜、水果、木材、生物质能、水产品等;调节服务类产品是生态系统为维持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的惠益,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海岸带防护、洪水调蓄、空气净化、水质净化、固碳等;文化服务类产品是生态系统为提高人类生活品质提供的非物质惠益,如精神享受、灵感激发、旅游观光和美学体验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潜在的ECO服务价值转化成现实经济价值,为人类社会增加生态福祉的过程。其内涵是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良好生态环境蕴含的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将优美的生态环境“产品化”,让ECO服务功能对人类福祉的效用显性化。二是,将生态产品中蕴含的ECO服务功能“价值化”,让ECO服务功能对人类福祉的价值可度量。三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让生态产品“可交易”,以此来实现其经济价值。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多年来,我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探索。自2017年开始,生态环境部已遴选了7批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鼓励地方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探索形成了“守绿换金”等4种转化路径和“生态+”复合产业等8种典型实践模式。2020年以来,自然资源部推出4批共43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总结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政府+市场”等三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北京市延庆区等10个地区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国家开展跨流域、跨行政区域和省域范围试点夯实基础。目前,已有25个省份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建议或实施方案,山东、福建、四川、广东等多个省份启动省级试点工作。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路径。从各地目前的实践和探索来看,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类生态产品有不一样的价值实现路径。

  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的价值主要附着于农产品、林产品等的价值中,通过提高生态溢价,用市场化方式实现价值。譬如,浙江安吉县依托白茶资源优势,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推动茶叶品牌高端化、绿色化,目前安吉白茶品牌价值已高达52.06亿元,切实将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如内蒙古喀喇沁旗,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已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赤松茸生产基地。

  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手段包括生态旅游、康养研学等产业开发模式。例如,内蒙古阿尔山市依托当地特色的森林、温泉、冰雪等特色资源,发展“森林+冰雪”“冬季旅游+体育”等旅游产业,目前旅游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又如北京市延庆区,依托八达岭长城、世园公园、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和百里山水画廊等核心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优势,将全域旅游作为延庆经济发展的龙头。

  调节服务类产品由于其公共物品特性,产品难度量、难量化、难交易,很难按照传统的市场交易的模式实现其价值,目前主要以生态补偿和权益交易的模式来实现。

  生态补偿模式主要由各级政府或生态受益地区以资金补偿、产业扶持等方式向生态保护地区购买生态产品,包括纵向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方式。纵向生态补偿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典型代表。由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通常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需要严格地进行生态保护,不可避免地会牺牲一些发展机会。为此,中央以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对这些区域进行补偿,目前覆盖县市区数量达818个。横向生态补偿以新安江流域为典型代表。2012年以来,新安江流域上游安徽省和下游浙江省通过4轮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引导流域上下游共同参与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目前,新安江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标准,安徽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

  权益交易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将调节服务产品的权益进行量化和评估,并建立权益交易市场,引导市场资金参与实现调节服务产品的价值。权益交易模式以碳汇交易为典型代表。以林业碳汇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为例,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林业碳汇交易体系,首批“龙江绿碳”交易协议签署,签约总额428.5万元。此外,各地也不停地改进革新碳汇方法学体系,如福建省三明市,将林业固碳量做测量,开发林业碳票,鼓励企业及个人实现碳中和,对林业碳票进行购买,从而促进了森林碳汇的价值实现。

  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ECO服务为代价,导致ECO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这种模式不仅损害了ECO的完整性,也削弱了其提供调节服务的能力,如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其次,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蕴含的价值高,但目前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困难,价值实现难度最大。此外,尽管生态产品价值的概念已逐渐被接受,但其核算与应用体系尚不完善,核算方法的区域差异性、参数的本地化以及如何将核算结果纳入统计体系并加强在规划、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应用等都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建议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强ECO的保护和修复,从而不断恢复和增强ECO的服务功能,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坚实基础。二是,建议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通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产品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三是,建议加强试点示范,推动地方积极探索调节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模式,通过创新产品方法学和价值转化路径,充分的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力量,促进调节类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四是,建议加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其应用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考虑区域差异性制定核算标准体系,引导地方将核算结果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干部考核等日常管理中,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科学评估和有效实现。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回延安》以延安革命历史为背景,带我们穿越回那个爬雪山过草地的红色年代。演出利用声光电并模拟真实风雪真实场景,通过“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一面不朽的旗枳”四个篇章,带我们行进式沉浸其中,重温那段艰苦岁月……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地推进环境治理,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好像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土生土长的延安娃陈凯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蜕变为“菇”勇者,小小香菇带着周围的村民们走出延安,产品走出国门,奔向新生活。

  当秋天降临延安,山川绚丽多彩。甘泉县的延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幅绝美的秋之画卷。这里有丰富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是“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快来邂逅秋日美景!

  在历史的长河中,陕西延安富县藏着一条古人的“高速路”——秦直道。它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让我们一同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那穿越时空的魅力。

  一块面团,一双巧手,几经揉捏,几笔勾画,上锅蒸熟后,面团变成了花卉、动物的样式。黄陵面花在黄陵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延安小杂粮种植培养面积达 40.65 万亩,预估产值 52 亿元,从业人口 10.7 万人,“延安小米”品牌价值达 27.69 亿元。昔日滋养革命的小杂粮,如今正引领着延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持续哺育着延安的振兴发展。

  “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这首流传在百姓间的打油诗,描述着今日的延安景色。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抬头看,满目青山,低头看,碧水汪汪,很难想象这是坐落在陕北的小山村。在过去的近30年里,这个小山村实现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蜕变。荒山披上“绿衣”,怎么做到的呢?

  近日,何超琼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访谈时表示,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够走进延安,感受“绿满山川成锦绣”,聆听历史的回声,见证时代的发展,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