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当前位置: 首页 > 小九体育直播下载 > 城市公共服务

如何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4-11-23 来源:城市公共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深入黄河沿线地区考察调研,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多次召开座谈会,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精辟阐释,并从战略层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科学规划,为党和国家推进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9月12日,习在甘肃主持召开的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上精确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水平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的前进方向和着力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习指出,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中央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大支持力度,沿黄各省区党委和政府要担起主体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必须一以贯之加强党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的全面领导。为此,一方面,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工作机制,明确界定各省区、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推动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综合到专门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在中央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省区党委和政府要担起主体责任,市县要抓紧落实,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做好执行工作,推动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格局,凝聚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强大合力。

  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强化考核问责,加强各部门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决策执行力。建立客观公正、权责一致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漠视职责、模糊定位的失责行为严格追究,促使领导干部不折不扣地将党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做到细处,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不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成效。

  黄河流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黄河流域高水平发展不仅事关幸福河建设,而且事关我们国家的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习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支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发展之路。对此,一方面,要着力提高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充分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以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推动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不断的提高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发展壮大以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为依托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推动高水平发展阔步向前。

  另一方面,黄河流域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要不懈探索流域内富有特色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路子。充分挖掘黄河流域富有特色的绿色生产力,全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富有黄河流域特色的优势农业,发展壮大体现黄河流域生态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化产业聚链成群,促进黄河流域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水平发展有新成效。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地和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等工业基地,工农业耗水量大,加之,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成为黄河流域的突出矛盾。习指出,要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细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举措,健全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科学配置干支流水资源。“四水四定”根本原则是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刚性约束,这方面应以流域内水资源的承载力为标准,沿黄各省区须全方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资源分配机制,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考虑水资源利用上限,精打细算用好宝贵的水资源,把全流域的取用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还要用水资源的刚性约束规范城市群的无序扩张,用水资源的使用限度合理规划土地使用规模,用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的水资源规模确定城市人口发展的总规模,用水资源的约束控制划定产业布局及行业规模,从根本上转变粗放低效的用水方式,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使城市发展、土地使用、行业规模、城市人口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承载力相协调,有效抑制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增强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黄河流域ECO本身就是一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ECO,其中每一个生态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黄河流域ECO的动态平衡。黄河流域生态要素的整体性决定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保护模式只会造成顾此失彼。习指出,要更加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需要以系统思维全面考量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在考虑各流域独特的地理条件、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在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分级分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模式,坚持“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湖则湖”“宜草则草”“宜沙则沙”,以差异性、精准性和系统性保护的协同发力使得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能力逐步的提升,促进流域内各生态要素能量的有效转换和ECO的动态平衡,加快形成生机勃勃、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不断迈上新台阶。

  黄河流域是由上中下游共同构成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习指出,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共同抓好大保护”既需要从流域的整体性出发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共同打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的“组合拳”,也要结合各流域河情的特殊性和面临问题的突出性开展上中下游分区保护,以各流域的协同推进促进流域ECO功能的整体提升。一方面,要着力建立纵横联动的上中下游协同机制,共同探索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联防联治机制,在各流域的交流协作中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痛点难点问题的有效破解。

  另一方面,各流域需要在最大限度地考虑上中下游差异的基础上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游是关系全局的水源涵养区,需要全力以赴筑牢“中华水塔”,以上游责任守好“一河清水”;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需要加大力度开展梯田建设、植被改善、荒坡治理等工作,不断减轻水土流失程度,使水沙关系更为协调;下游污染较为严重,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通过上中下游差异化分区保护实现各流域聚合发力,让黄河母亲永远绿波荡漾、富有活力。

  【作者宫长瑞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乃亮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论述研究”(22BKS15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