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1日消息(记者王迟)8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建议》(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定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实施意见》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严格落实和管控“三区三线”。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政策,助力美丽城市建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保护传承文化与自然价值。 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副局长苗泽介绍,总体规划层面,聚焦“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总目标,推动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详细规划层面,坚持分区分类、因地制宜原则,创新详细规划(包括村庄规划)管理方式,积极运用空间设计方法,为城市更新、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社区生活圈建设、乡村特色风貌塑造等提供规划引领;专项规划层面,引导城市建立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清单管理制度,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在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基础上,引导各地立足比较优势有序发展,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苗泽表示。 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必须把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意见》提出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各类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盘活利用存量资源。 自然资源部开发利用司副司长周霆表示,要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一直在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方式,优化重点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流程。探索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 同时,周霆指出,要分类型完善资源节约政策体系。土地方面,实施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矿产方面,加强重点勘查区综合利用调查评价,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标准。海洋方面,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强化海岸线利用动态监测,推进海水淡化、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保护自然ECO,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实施意见》提出开展“大美自然”建设重大行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全方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李建中表示,将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重大行动,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做强做亮“中国山水工程”品牌,快速推进“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实施ECO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协同推进实施重要ECO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配合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同时,李建中强调,要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有关项目和活动等。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林地、园地等布局优化的土地置换政策。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建立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制度。 8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建议》(以下简称《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