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 首页 > 小九直播app > 新闻中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br——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大会书面发言摘登(一)

时间:2024-08-11 来源:新闻中心

  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两山”转化存在瓶颈,没有切实可行的转化渠道,生态资源未能有效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生态红利。

  当前“两山”转化主要存在以下瓶颈:一是生态资源底数不清、管理分散。我国很多重要的河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野生动植物、矿产等资源尚未开展专门摸底调查,数量、质量、分布、权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情况不明。二是“两山”转化推进机制尚不健全。生态资源产权制度不完善,生态产品的产权和受益主体难以确定,且缺少公认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没办法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影响生态产品在市场环境下的投融资和交易。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与关联产业经济收益之间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反哺关系,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是“两山”转化路径单一且质量不高。部分地区对于“两山”如何有效转化的探索主动性不够。现有的“两山”基地存在转化途径单一、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低等问题。为此,建议:

  摸清生态资源家底,为“两山”转化夯实底数基础。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摸清生态资源存量底数,建设生态资源大数据平台。快速推进生态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界定各类生态资源产权主体,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产品“归谁有”“归谁管”和“归谁用”的问题。搭建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平台,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将分散在不同产权主体的生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管理、规模化开发。

  健全价值核算机制,为“两山”转化提供量化依据。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ECO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为绿水青山及其所提供的生态产品贴上价值标签。建立全国统一的ECO生产总值自动核算平台和各省数据库。将ECO生产总值作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评价指标,发挥“绿色指挥棒”作用。

  立足各地资源特色,为“两山”转化探索可行路径。按照“错位式发展、集群式打造、全域化推广”的思路,科学确定“两山”转化的路径和策略,避免区域同质化竞争和拥挤效应,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跃进,拓展延伸生态产品价值链,提高“两山”转化产品附加值。鼓励各个地区结合实际,创新生态类投资产品,支持重点地区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破解生态产品抵押困局,为“两山”转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动力。

  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作为以生态环境为界别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农工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发展,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刻认识“四个重大转变”,领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四个重大转变”全景展示了以习为核心的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成就和经验,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既是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准确把握“五个重大关系”,掌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方法。“五个重大关系”深刻蕴含着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生态文明思想新创造、新发展、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居于管总和引领地位,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是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深化运用,也是重点突破与全方面推进工作思路结合的具体体现,要抓主要矛盾的解决,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是遵循自然规律,积极有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要求和实践要求。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关系,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体现了“稳中求进”治国理政总基调,强调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深入贯彻“六项重大任务”,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六项重大任务”是新时代新征程全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是对二十大战略部署的深化实化,包括农工党在内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要坚持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紧扣“六项重大任务”,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等重点领域,积极履职尽责,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形成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大合力。

  美丽中国建设是十八大准确研判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中央对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步入生态文明阶段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习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全方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作出的一项制度安排,是万物和谐共生关系建立的重要方法,十年来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但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系统的顶层设计仍显不足;需要明确先行区;需要有突破性的优先行动。为此建议:

  出台规划意见,提高美丽中国建设指导性。根据习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4561”重要论述,在全面总结“四个重大转变”基础上,正确地处理“五对重要关系”,系统部署“六项重大任务”,严格遵照“一项重大要求”,出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规划纲要。特别是按照“未来五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分阶段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美丽中国建设指标体系。

  建设国家公园,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我国现已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明确到2035年基本完成布局建设任务。国家公园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国家公园体系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完全吻合,国家公园追求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宗旨与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目标完全吻合,且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已积累丰富经验,可当作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扎实推进六项美丽中国建设任务。

  深化特许经营,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范式。特许经营作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在正式设立的三江源等五个国家公园试行,为正确地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系作出许多有益尝试,必将有益于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路径。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坚持“必要且适当”的原则选定项目;厘清特许经营授权与受让管理权限,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组建特许经营专家咨询委员会,创造特许经营项目公开竞标条件,设计特许经营项目兼顾社区群众利益规制,全方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效建立,实现“绿水青山”的价值转换,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近日,习主持召开逐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习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快速推进流域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对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福建始终牢记习的殷殷嘱托,认真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接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结合福建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实践,建议:

  坚持思想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快速推进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把学习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逐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筑牢生态保护思想根基。

  坚持依法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快速推进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全方面实施好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不断健全我国流域水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指导各地开展“小快灵”立法、协同立法,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流域生态保护。

  坚持守正创新,为推进流域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创新是绿色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福建积极发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试验田”作用,率先探索开展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在全省主要流域全方面实施河长制等,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快速推进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跨区域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地推进流域水环境数字化智慧化治理,努力推出更多标志性的改革成果。

  坚持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快速推进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认真落实习关于“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的重要指示,聚焦绿色发展,紧盯“双碳”目标,把产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文明兴衰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习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概括起来就是“六个突出强调”:

  突出强调“党的领导”。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建设的根本保证,具有“把舵定向”的重大作用,必须逐步的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正确政绩观,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当好生态卫士,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突出强调“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必须深刻认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节约世界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突出强调“绿色发展”。必须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突出强调“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刻揭示了ECO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发展规律,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必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更看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ECO保护力度,提升ECO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突出强调“制度保障”。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突出强调“全球一体”。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舟共济、一起努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生态文明思想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在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建设生态文明正在成为全国上下的自觉行动。香港更应积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持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为服务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将形成较为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是“高品质发展和高水准保护”关系的重要体现之一。一是应大力提升公司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从“要我绿色”转为“我要绿色”。促进企业在设备更新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换代等每个方面都按照绿色标准转型,从而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化为内生的发展动力。二是应努力构建消费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即推动“绿色消费”的法规体系。消费既是生产的目的又是生产的动力,因而“绿色消费”,即使用绿色产品、保护生态环境和降低资源消耗的消费方式,打造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街道、绿色建筑、绿色城市和绿色乡村,这是在需求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和标志。三是应尽力发挥数字化的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绿色与数字两大经济融合发展,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域工作突出位置,迈向低碳社会也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香港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有可为。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香港须善用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优势,贡献国家绿色发展;鼓励更多内地企业选用香港的长期资金市场及金融和专业服务,引导国际资金配对内地和香港的优质绿色项目。

  推动绿色创新科技。香港应用好其前沿的绿色科技储备,同时利用好大湾区内地城市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强力支撑,推动绿色科技从创新研发、商品转化到量化生产以及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制订对标国际的绿色标准。现在国际上的绿色标准还未完全统一,香港的专业服务深得各方认可,在标准制订、对接内地和国际标准、绿色项目认证等方面都可发挥重大作用,增强投资的人对香港发展绿色金融的信心,在此过程中培养更多香港和国家需要的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人才。

  建设绿色香港和绿色湾区。香港要加快建设绿色理想城市,提倡绿色建筑规划,电力供应商应提供更多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新能源交通工具,鼓励全民节能;应深化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在绿色能源、交通和建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