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 首页 > 小九直播app > 新闻中心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时间:2024-05-01 来源:新闻中心

  日前,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运行,截至去年底,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75亿元。”发布会介绍,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我国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事业取得新成效、新突破、新进展,监测网络运行管理效能、天空地一体监测能力、监测数据质量逐步提升。”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司副司长蒋火华表示,去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三个向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地表水质量持续向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向好。其中,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到1%以内,达到0.9%;PM2.5浓度首次降到29微克/立方米。

  在生态保护监管工作方面,我国组织实施“绿盾202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命名第六批106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此外,持续推动排污许可制改革,推进制度衔接流程的优化,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全国已将344.66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其中核发排污许可证35.91万家,实现动态全覆盖。推动与监测制度衔接,实现排污企业在许可平台统一填报、统一公开手工监测信息,避免重复填报。简化变更程序,5日内办结率达到77%。实行排污许可“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最大限度便利企业。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也得到一定效果提升。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逐步加强ECO保护修复,生态环境部系统安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任务,大力推动解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去年,黄河流域地表水Ⅰ—III类断面比例达到87.5%,同比提高了5.6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全线水质持续改善;流域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3%。

  做好环评服务保障,有利于统筹推进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绿色转型。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介绍,生态环境部及时出台环评保障政策,印发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通知等;创新实施环评保障机制,用好环评审批“三本台账”和绿色通道机制,建立实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环评保障机制,强化直通基层的咨询服务机制;督促指导环评保障落实,全国审批环评文件约12.3万个。同时,发挥源头预防制度效力,加强环评文件质量常态化监管,完成全国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诚信档案专项整治,共清理“空壳”单位1851家、“挂靠”工程师1003名。

  发布会还介绍,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传习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深刻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表示,将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