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当前位置: 首页 > 小九体育直播下载 > 民生保障

内蒙古为不断绘就北疆绿色新画卷努力

时间:2024-10-09 来源:民生保障

  金秋时节,阳光斜照在天边的云朵上,朵朵白云被染上了焰火般的色彩,草场被蒙上一层金黄色的轻纱,往日沙化的景象早已被人们赶走。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 人们以一个个生动故事在北疆的热土上不断绘就祖国北疆绿色发展新画卷。

  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内蒙古晨报晨网记者深入全区,用笔记和镜头记录防风治沙经验和故事。

  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乌兰柴达木嘎查的草场上,杨达来悠然骑着骏马在草场上查看着一排排柠条,今年是他休牧种植柠条的第二年。

  在采访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杨达来在鄂托克旗乌兰镇乌兰柴达木嘎查有着3800亩的草场,多年来一直以养殖为生,由于多年对生态坏境的不重视,导致草场部分地方出现沙化。看到每年草场沙化的面积逐步扩大,他深知生态环境对于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据杨达来介绍, 近年来,鄂托克旗推行“先建后补”的合同制管理模式,主要是柠条灌丛草场修复治理和营造柠条灌木林,从而促进生态恢复。只要牧民所种植的柠条达到标准,成活率在70%以上,就可以拿到相应的补贴。

  “我是从2023年开始种柠条,第一年种了2800亩,投入资金182000元,第一年验收时我种的柠条成活率就达到了70%,按照每亩草场补贴339元计算,第一年我就拿到了40%的项目款,共计379000元,接下来的两年,如果我种的柠条管护的好,成活率仍保持在70%以上,我还能领到相应的补贴,‘先建后补’这个政策是真的好呀,我拿到的补贴和我每年养殖所挣的钱数相差不大,还改善了牧场情况,真正的完成生态与经济双赢。” 杨达来说。

  据报道显示,截至今年截至5月底,鄂托克旗已经种植柠条50万亩,种植培养面积逐年递增。

  鄂托克旗通过实施“先建后补”的合同制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牧民的积极性,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在我国北方沙漠化严重的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包头嘎查,有一位村干部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带领村民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近日,记者正常采访了包头嘎查的一位包头嘎查党支部副书记宝秀兰,听她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治沙历程。

  1993年,宝秀兰结婚后,来到了包头嘎查。当时的村子环境恶劣,没有路、没有电,到处都是白沙子。四季不分,风沙肆虐,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那时候,我们种地最多只能种一亩地,有的村民甚至只能中几分地。流动的白沙子能覆盖整个房子,牛羊都直接上房顶了。”宝秀兰回忆道。为生存和解决温饱问题,1997年,她下定决心开始治理沙漠。

  治沙之路充满艰辛。她和丈夫骑着骆驼,往返四五十里地,把牛羊都卖了去买树苗。过年的时候都没钱买年货,把困难都藏在心里。他们在沙漠中种植树木,不断补苗,从始至终坚持到现在。据统计,她个人出资种植的面积达到2500亩,带领全村植树造林3万亩。

  治理沙漠的过程中,她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2012年,她承包了5000亩地,投资10多万元进行治理。然而,第二年春天,存活下来的树木寥寥无几。那一刻,她失望地哭了。

  尽管如此,她并未放弃。2013年至2016年,她继续带领村民植树造林治理沙漠,一步步改善生态环境。“2017年春天去看的时候,长的特别好,我拿着手机边拍边哭,蹦蹦跳跳的给我老公打电话。”宝秀兰高兴的说。“劳动不会让你失望的。”如今,村子里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风沙少了,草场恢复了,村民的生活也慢慢变得好。

  宝秀兰表示,治沙是她一生的事业,尽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从未后悔。她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这位村干部的治沙事迹,充足表现了我国北方人民与沙漠化斗争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在新时代,我们将继续弘扬这种精神,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这一年里,林场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不仅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而且前来观赏的游客也不少,针对前来参观的游客我们专门定制了精品旅游路线,不仅如此,林场还和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由沙林中心选派专家挂职林场科技副场长,成立专家工作站。”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副厂长葛文斌说。

  据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副厂长葛文斌介绍,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于1960年建场,总面积5.2万亩,包含大量沙地、盐碱地,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唯一造林治沙的生态公益性林场。从1978年开始,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二期、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通过三代林场人的努力和国家项目的支持,累计造林3.9万亩,植树430万株,现在林场的林草覆盖率达到65%。

  在林场记者见到正在巡查的护林员陈艳锋,在交谈中记者了解道,陈艳锋已在林场担任护林员工作21年。“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顺口溜‘无风满地沙,有风埋人家,只见春天籽下种,不见秋天收庄稼’,我小时候沙尘暴天气特别多,基本一刮风就是漫天黄沙,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的树多了,植被多了,虽然风也大,但是不会再有那种漫天黄沙的天气了。”陈艳锋说。

  因陈艳锋所负责的区域面积大,每天巡查至少需要步行走10公里的路程。每年10月开始到次年5月林场进入防火后期,也是陈艳锋最担心的7个月,得需要时时刻刻的盯着自己所负责的区域,生怕出现火情。

  在同陈艳锋巡查的路上,陈艳锋和记者说,这一年来,林场通过补植补种,场部周边实现绿化全覆盖,同时今年林场的核心作业区实现了喷灌浇水全覆盖,林场灌溉用水节约了约40%,在保障植被用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苗木成活率。

  图为2023年时杭锦后旗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示范区(杭锦后旗宣传部供图)

  “去年这一块儿还是一片沙地,今年就变了模样。”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当地的居民是这样说的。

  “这片沙地是从2023年开始治理的,到现在为止,植被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杭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段光硕向记者介绍。

  听到这么高的成活率,记者第一反应是难以相信,但眼前郁郁葱葱的植被显然是证明了这一说法,于是追问,是什么方式才达到如此高的成活率?

  “我们根据治沙专家牛二旦总结的治沙经验,经过发展现在我们总结了沿山防沙、节水固沙、以林阻沙、护田挡沙、保湖润沙、增草锁沙、产业治沙,28字的治沙策略。再一个今年雨水比较充足 ,更为不容易的是在种树治沙的过程中我们一个错误都没犯。才能有现在来之不易的成果。”段光硕说。

  据了解,段光硕和同事们常年进驻乌兰布和沙漠,就为了寻找一条科学的造林路子,走遍了乌兰布和沙漠在杭锦后旗境内的每一条沟、每一道梁,摸清了每一处的立地条件,带领技术人员在乌兰布和沙区以杭锦后旗双庙地区的沙化土地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样地(40个样地)调查法,分析了不同防沙治沙措施下植物种类和多样性、地表风蚀情况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对防沙治沙多种措施在区域生态恢复中的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交互作用分析不同防沙治沙措施的治理效果,得出了“沙障+飞播+人工造林”措施,为当地筛选最好的治理措施,优化措施组合提供理论依照与现实指导,研究结果以期为该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及生态恢复提供相关依据。利用GPS成功地绘制了现状图,通过多次当地考验查证、论证、科学规划,制定出了符合杭锦后旗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规划出乌兰布和沙漠治理造林作业设计,提出对乌兰布和沙漠治理进行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方法,效果十分明显。

  在沙产业开发中,热情参加肉苁蓉的嫁接试验研究,成功整理出一套适合杭锦后旗自然环境的肉苁蓉嫁接作业规程等资料。肉苁蓉栽培技术探讨研究成功,保护了珍贵药材资源,为发展肉苁蓉药材生产奠定了基础。根据段光硕多年来总结出的技术经验,在乌兰布和沙区先后实施了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规模化治沙、蚂蚁森林等项目,在流动沙丘上采取工程固沙、人工造林等生态修复的方式,辅助“封”和“禁”的措施,促进了荒漠植被自我修复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治理,治沙成效显著,使原来的流动沙丘变成了如今的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基本上控制了风沙危害,区域内林草植被显著增加,生态环境面貌有了实质性的改善。

  在乌兰布和沙漠,杭锦后旗一代又一代治沙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生态新理念、绿色发展新思想,坚守着祖祖代代生活的这片绿水青山,筑起一道道生态屏障,诠释着森林赤子的生态情怀。

  据央广网2024年7月8日报道显示,2023年,内蒙古共完成防沙治沙950万亩,实现了“三北”工程攻坚战良好开局;今年上半年,已完成防沙治沙800多万亩,是去年同期完成量的5倍多。